人物
时段
朝代
“潘晃” 相关资源
诗文库
大宋上都左街景德寺化禅师碑铭 北宋 · 张方平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二〇、《乐全集》卷三六
我闻菩萨以方便智行于非道而作佛事,以平等慈不舍众生而共世业。
虽逆顺之殊,于解脱以同归。
此惟自證圣觉之可通,固非常情思议之所及。
若显化禅师者,盖其人也欤。
初,京城景德寺西塔七俱胝院有僧清璲,以诵经为业,诵《妙法莲华经》至五万部,《尊胜大悲陀罗尼》各三百藏。
祥符中,有布衣自云姓许寿春人,造璲作礼,请受经梵。
相奇古,目直视不瞬,逆顺之,为受具戒,名之曰志言
动止轩昂,时独语笑。
多行市里,褰裳疾趋,或举指画空,伫立良久。
间从屠酤游饮,啖无所择。
道俗共目为狂僧
璲谓其徒曰:「此圣人也,佛法有赖矣」。
众未之信。
久之,士民稍稍敛瞩。
有意欲为师具供,晓辄至门,云「来赴斋」。
有欲施诸供具,辄道名件索之。
温人林仲方自其家以摩衲来献,舟始及岸,已来就取。
仁宗皇帝每延入禁中,径登座结趺,饭毕遽出,未尝揖也。
王公士庶召即赴,然莫与交一言者。
或进纸笔,默致所请,挥翰如风,字体遒壮,初不可晓,后无不验。
仁宗临御久,春秋渐高,深念继承之重,遣近侍至师所,无他语,惟展纸于前,侍者授笔,须臾满幅,末云「十三郎」。
近侍以进,不测何谓。
英宗皇帝入纂大统,实濮安懿王第十三子也。
大宗正守节请书,师不顾,迫之,得润州字。
未几,守节薨,赠丹阳郡
曾在故相张文懿第见童妾,谓为王家比丘尼
他日以从女适故工部尚书王公素,竟为尼。
僧义怀未出家,师见之,抚其背曰:「德山临济」。
后住雪窦,为众说法,祖道益明,今南方宗旨盛传,多怀出也。
如是前记,不可悉数。
普净院施浴鸣钟,时方迎佛,闻浴室中有人声,叔严往视,乃师也。
语少时,振衣遽去,叔严追之,院门尚阖,故诣西塔,欲验其事。
丽景门启关而出,师安寝于室,复前语无遗。
海舶遇风涛且没,共见一僧操絙引之,商人至都,见师于市,释然引舟者也。
师曰:「非我,汝为鱼矣」。
有具斋馔而荐鲙,师并进之,过广济河,入菜市桥下,或蹑而窥之,见临流而吐,群小鲜泳去。
南海有逸人潘晃,众莫可亲近,独与士人赵棠善,语云:「我昔见言公于番禺,由是通宿命」。
师故未尝往番禺也。
亦与师偈颂,相从往还,万里间不浃日。
师遗棠偈有「太平山上宝珠光」之句,又称棠为赤溪君
山人刘立常从得见其偈,问:「赤溪何也」?
曰:「太平、赤溪,皆兜率内院山名尔」。
者本曹人,举进士,从官岭外,因摄潮州海阳簿,见潘,弃官从之,后坐亡,盛夏身不坏。
立后亦为名行忠,住持传法云。
如是异迹,亦不可具载。
丞相吕许公问佛法大意。
师曰:「本来无一物,一味总成真」。
问:「世有佛否」?
师曰:「寺里文殊」。
或问师「凡耶圣耶」?
师举手指曰:「我不在此住」。
朝士长者、四方耆宿有所咨叩,应声率尔,直示心要。
如是句义,亦不可详录。
将示化,作遗颂,其旨不可晓也已,而曰:「我从无量劫来,成就逝多国土。
分身扬,今南归矣」。
语毕,右胁而寂,庆历戊子十一月二十三日也。
有香如莲华,久之不歇。
仁宗内珰安奉真身于院之西殿,金书「显化禅师」四字,揭于前楹,度侍者超觉,今真净上人也。
异日,进士姜厚攀帷瞻礼,额上有光如萤,得舍利一粒。
至是岁寖久,四众供事益严,光灵益显。
其《江东志》云,唐法云、僧之俦侣欤。
尝试论之:盖一相净圆,人各具足。
自心见量,非增减于太虚;
妙用无方,故通融于万化。
但由根境隔阂,藏识分别,龟毛兔角,空华海浪,习气迷转,因物而迁。
至于本觉元明,未尝变失,如沤生灭,水性无亏,如云去来,日光不昧。
若知实无有法,则为诸佛现前;
證惟自心,即是众生度尽。
自然具清净眼,入无碍智。
弗离当念,超出祗劫之上;
不起于座,周遍尘刹之远。
则师前记之明,异迹之显,句义之妙,故非智之所可知,识之所能识也。
太原王巩少而乐闻道,自其先君,素以真净为善知识。
及是,巩编次其状,请以续诸隐圣之后。
予阅其所纪,皆众所共闻见者,非传疑也,故为略其烦细,而择其著明者实录之,而系以铭曰:
佛子云何?
号为显化
仁宗皇帝,至心净信。
以是名字,留于世间。
复次佛子,以正受力。
入于尘劳,而作佛事。
于一切法,得如实见。
转轮圣王,宰官士夫。
若善男子,诸来问我。
我为方便,示其本际。
如水中影,如鉴中像。
如摩尼珠,众色自见。
无能所取,非生住灭。
佛法流世,力愿广大。
不见声光,孰警盲聩?
师为法来,故云有赖。
生民有欲,著于好恶。
非激而劝,弗沮而惧。
我于世教,不其有助。
閒名已谢,幻身犹全。
法施无尽,金题烂然。
太平山上,宝月还圆。
有宋南海大士赵君塔铭 北宋 · 张方平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二九
昔祖师达摩大士自南天竺国授《般若多罗记》,当往震旦而作佛事,始以如来所嘱付大迦叶正法眼藏,逾海越漠,以至中华。
为法求人,而得大祖鉴智。
展转传付,四传而寖章,五传而其道大光,至于六祖,兴于南方,化缘广,遍周沙界。
祖生新州,终于曹溪,转妙法轮四十馀载,故于岭外所被尤深,间有异人世出者,但密行多晦,微言不显,非流俗情识所能窥测,以是莫得而知尔。
海阳赵君,盖其人也。
君讳棠,其先曹州济阴仕族。
曾祖季良,五代初历官显要。
后唐庄宗伐蜀,王衍归命,明宗计簿,发其积藏,季良太仆卿剑南转运制置等使。
成都孟知祥已有异志,见其材高可以图事,因奏辟为节度副使,留不得还。
知祥僭国,遂以为相,位至太尉
祖元授,从孟昶归朝,补东头供奉官
考陶,婺州司理参军
君幼孤,事母至孝。
仲父挈之任南恩州录事参军,卒官,母性畏寒,恋南土,因家南海
累举进士,母老,就摄官,补连州连山
母病,沥臂血和药,日至数服。
疾笃思羊羹,刲股肉进臛,闻有异香,食之良愈。
母终,刺血写佛经,积成卷帙。
服除,再调潮州海阳簿。
一旦去官,栖止海上禅刹,翻阅藏典。
君既素志禅宗,又通经教,常从诸方参问知识,未有以契会于心。
番禺有逸人曰潘晃,邑里长老云:自少见焉,不知其饮食宿止处所,冬夏一裘,未尝易也。
日游于市,莫可与之交言。
番禺人呼为潘盎,俚言犹狂也。
君闻之,曰:「吾可从之游哉」!
早年或遗君精一饼,君默识之曰:「他日有无口人尝尔」。
及是令人持一瓯,以颂四句投之。
潘览颂,啜茶,遣人回语君:「今日果遇无口人矣」。
君遂见潘于州西长林古屋,语三昼夜,都忘寝食,廓然通宿命,具慧眼。
从之,三年不归,亲旧以为惑疾,后乃间至其家。
不复避寒暑,毒草恶物,遇辄啖之。
或谒问祸福,时为之言,罔不验。
山林鬼神,往往受教戒。
汀州,抵上杭县,山寺有神祠,民日荐牲牢,君戒责之,至今惟飨蔬馔,此类甚多。
山人刘立久依君,忽谓曰:「京下言法华约我,今当赴之」。
遂不复食。
月馀,留一颂示其子,安坐而逝。
家人号呼逡巡,复言曰:「吾固告汝矣,何恋之深也」?
起居如平日,家人不复为虑。
无何,妻子有所适,回见公化已久矣,时四月已热,因龛而涂之。
家人守宿经百日,夜未央,闻叩龛声,祷焉复叩,翼日发涂,俨然如初。
君告寂时,乂两手于膝,至是举一手叠二指,若实叩者。
焚其衣于庭,舍利满地,倾城瞻叹,巷无居人。
初,言公住京城景德寺,人亦以为狂,不可亲近,与君偈颂万里往来,目君为赤溪山主。
山人刘立后为僧,名行忠,亦住持传法,从君最久,故往往能记诵,其义句深矣,大意若云兜率天宫之道侣也。
刘立亲于君,「赤溪何谓也」?
君曰:「内院山名尔」。
凡此,皆非常情所测者,而事有不可诬也已。
君性刚厉,少年事佚游,母忧形于色,君自悔责,断左手之小指以谢母,遂杜门不出,以至成学业。
循州举子邹起同下第,贫且病,不能归,君倾橐雇佣,舁就路,或自负而行,竟致归其家。
福州进士翁彦升薄游岭表,逼秋赋不能归,君与梧守善,援彦升得从梧州荐,罄家资其行。
彦升登第,后终郎官
因是索然四壁。
其风义如此。
卒年五十四。
再娶邹氏、黄氏。
子三人,、鼎、旦。
今任楚州团练判官,信厚士也。
中师淳直,所说君事迹详实。
某年月日,葬于沂州临沂县某乡某里,以君坐而逝,故从浮屠法以瘗焉。
所著偈颂,别刻于石。
铭曰:
海滨大开士,日光佛化现。
君独常亲近,得第一义心。
了自觉圣智,观世悉空寂。
以是清净观,广大无碍观。
十方如掌中,视庵罗勒果。
彼愚夫幻梦,殁在种种见。
闻是微妙音,则狐疑不信。
得法眼净者,应见此境界。
按:《乐全集》卷四〇。